跳至主要內容

發展經濟 為港增值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指,財庫局會致力為香港增值,包括為香港賺多些、為市民省多些,以及為未來創造更多機遇,奮力實現國家主席習近平寄予的四點希望。   他認為,香港金融市場未來應繼續擔當全球化的捍衞者和促進者,當好國際金融樞紐的角色,為國家經濟與世界聯通修橋搭路, 讓尋求發展與增長的投資者分享國家經濟引擎的巨大紅利。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7月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新一屆特區政府開局上場,我們在行政長官帶領下會牢記習近平主席親臨香港發表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四個必須,以結果為目標,奮力實現習主席寄予的四點希望,全力聚焦在發展經濟、有利民生的道路上前行。當我們以策略思維研判國際局勢及香港定位,制訂具體工作及指標時,需要回答一個核心問題---財庫局要為國家和香港做甚麼?在我看來答案就是一個:為香港增值---(一)為香港賺多些;(二)為大家省多些;及(三)為未來創造更多機遇。   研判局勢 找準定位   過去一段時間受疫情及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環球各國及經濟體之間出現地殼板塊移動,世界走向逆全球化、碎片化,保護主義抬頭。這體現於不少減少全球交流聯繫的倡議及措施,包括供應鏈本土化、技術投資限制及單邊制裁等。面對大量需要全球共同商議及解決的課題,例如抗擊疫情、氣候暖化及數字經濟發展等,逆全球化不但無助解決問題,更會製造更多的不穩定性及挑戰。對此,我們國家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堅持與全球夥伴共同營造有利發展的國際環境,反對損人害己的脫鉤斷供,倡議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制度環境,以免全球陷入互相對抗的倒退局面。   面對國際風雲大變局,香港應該找準定位,背靠習主席提出的四個必須,用好「一國兩制」的獨有優勢,配合國家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更多橋樑及窗口,推動全球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其中,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至關重要。融通中外資本將可把國家與世界更緊密連結起來,推動經濟增長及科技創新,同時以金融力量構建各方共同參與的可持續未來。簡而言之,香港金融市場未來應繼續擔當全球化的捍衞者及促進者,當好國際金融樞紐的角色,為國家經濟與世界聯通修橋搭路,讓尋求發展與增長的投資者分享國家經濟引擎的巨大紅利。   為香港賺多些   找準定位後,財庫局的核心要務就是通過積極的政策措施,做大市場為香港經濟及金融業界賺多些。這將分別體現於以下的工作重點。   證券市場是支持實體經濟和企業成長的重要融資渠道。上市制度的改革創新將擴大我們的市場規模,研究讓更多企業,例如便利從事先進技術且具規模的科技企業在港上市集資,有助我們把握近年新經濟興起的機遇,進一步增強內地、香港以至其他地方相關行業的發展動能,也有利於本地金融及專業服務拓展業務。此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亦有強大的生命力及演化力,以最近開通的ETF通及即將開展的互換通為例,兩地市場的互動正不斷優化及拓展延伸。下一步,我們會與內地監管機構研究開展互聯互通2.0的新時代,配合國家及市場所需,檢視及優化項目。其中可以考慮的,包括進一步擴展滬深港通買賣標的(例如將更多在港上市中概股納入南向通)及增加海外投資者風險管理工具的選擇。這一方面將滿足內地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讓海外投資者更好投資內地資產及管理相關風險,強化香港風險管理中心的作用。   在我們自身的市場發展方面,為家族辦公室提供稅務優惠將強化我們作為「聚寶盆」的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而在金融產品多元化上,我們通過修改法例開拓了新的保險相連證券市場,在提升保險業承保能力的同時,為機構投資者增加投資選項。   雖然金融市場的規模及交易量受各種宏觀因素影響,非個別政策措施所能左右,但以上各項工作的具體成果,肯定會在中長期反映在香港的金融業務表現上。舉例而言,自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來,北向交易已為內地A股市場帶來超過1.6萬億人民幣資金流入,南向交易則已經為港股市場帶來超過2.3萬億港元資金流入。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方面,來自家族辦公室和私人信託客戶的資產規模在2020年錄得46%按年升幅,增長至20,370億港元。此外,我們在投資推廣署下成立了推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專責團隊,自去年6月以來已協助14個家族辦公室開展或拓展業務,它們合共已在香港進行超過12億港元投資,在未來兩年亦預計會創造超過180個新增職位。   為大家省多些   為香港賺多些以外,財庫局亦會通過審視內部程序和活用科技,提高效率及優化治理,減低各項成本及費用,為社會帶來切實效益,為大家省多些。   稅務局將在2023至24年度起逐步提升及推出供企業、稅務代表及個人使用,經優化的新稅務電子提交服務平台。除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外,新平台更預計可在四年間節省大約1.7億港元成本。同時,財庫局轄下破產管理署亦會於2023年年底前推出新的電子提交服務平台,以處理平均每年收到的近18萬份文件或表格,其每年減省的人力成本約900萬港元。最後,服務全港打工仔、自僱人士和僱主的積金易平台則預計於2025年起全面運行,提供一站式的強積金電子計劃管理服務。我們的目標是讓13名強積金受託人於2023年平台準備就緒後將27個計劃、全港約一千萬個強積金帳戶資料陸續遷移至平台集中處理。平台運作的首兩年強積金計劃的平均行政成本可降低約30%,運作後十年間可量化的節省成本高達300至400億港元。   政府也正致力與更多稅務管轄區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正處於較成熟討論階段的稅務管轄區大約有七個,現時在香港或這些稅務管轄區營運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超過60家,將可受惠這些新簽訂的協定。   為未來創造更多機遇   國家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香港背靠祖國,就如站在巨人肩膀上,應將視野及眼界放得更高更遠,以我們的金融優勢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創造更多機遇。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們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受惠於國家經濟持續增長,國際收支結構穩健,國際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將形成一個長期趨勢。人民幣資產投資回報穩定,與其他資產相比有不同的行情走勢,是國際機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很好選擇。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佔比評估,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清晰地說明了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程度的認可有所提高。目前,人民幣在全球中央銀行外匯儲備中不足3%,內地股票及債券市場的外資持有佔比亦只有3%至5%,可見未來的增長空間非常龐大。我們會繼續善用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持續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積極努力落實港股通以人民幣計價等重要舉措,並進一步研究活化離岸人民幣生態圈的更多可能性,強化其於資本市場的應用。   前海從成立之初就定位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按着習主席的要求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我們已經與前海管理局建立非常緊密的溝通合作機制,未來將以創新突破的方式聯合推出措施,協助香港金融業界把握前海機遇。首階段我們將專注為私募基金業界提供便利及優惠政策,推動發展深港風投創投聯動機制。   總結:積極回應 切實執行   隨着香港打開由治及興的新篇章,我將在行政長官領導下讓財庫局成為行動型及執行型的政策局,以切實的政策措施為香港賺多些、為大家省多些及為未來創造更多機遇,回應中央及廣大市民對我們的懇切期盼。
http://dlvr.it/STY7bm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數碼警政及培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9月6日)—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探索合適的科技解決方案及培育創科人才,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警政服務,並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香港警務處將與科技園公司於未來三年在五個範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擴增實境以及搜救行動等應用科技,共同探討創新方案,而創科公司會為警隊研發度身訂造方案,並可在實際場境中驗證及於虛擬平台STP Platform作數據測試,有助科研產品的試行。雙方希望藉是次合作帶動更多機構應用創新科技及共同培育有潛質的創科公司,同時亦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警隊服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他致辭時感謝警隊與科技園公司的團隊對香港創科發展作出的承擔和努力,並期待有更多政府部門與創科界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事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警務處是首個政府機構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培育創科人才。他希望是次合作有助帶動社會上更多行業善用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科技園公司會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連繫各界持份者攜手帶領創科向前,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及落地應用,建立蓬勃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指出香港警隊作為最大的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政策。在推動創新科技策略方面,警隊除了在內部鼓勵創科文化及培育創科人才之外,亦積極聯繫業界、學術界等不同界別,期望政府能與各界共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創科生態系統,透過共同合作產生協同效應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與各界合作,拓展香港創科生態圈,積極配合政府的創科政策。科技園公司與超過250間私營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業、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等,推動科技應用及人才培育,今年更將合作計劃推展至政府機構,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應用科技,同時為創科公司提供科研產品試行的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the-hong-kong-police-force-and-hkstp-signs-mou-to-drive-digital-policing-and-nurture-it-talent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 找出致命絕症「漸凍症」 的治療新方向有助藥物開發救治病人

(香港,2022年8月4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成功利用其專利人工智能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 ,發現多個針對致命絕症「漸凍症」的潛在治療靶點。研究由英矽智能香港團隊與史上最大型及全面的漸凍症研究項目團隊Answer ALS合作完成,結果已於6月28日出版的《衰老神經科學前沿》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 「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令漸凍症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漸凍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0萬人罹患漸凍症,當中香港約佔500人。患者從確診起計僅有2至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通常會經歷四肢無力、無法走路、難以說話、進食困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獲批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只能延緩部分症狀,卻未能阻止機能喪失,因此漸凍症仍屬無法治癒的絕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海綿寶寶》作者Stephen Hillenburg等名人均於生前罹患漸凍症。 研究團隊透過龐大的數據庫尋找與漸凍症相關的基因,作為新療法的潛在靶點。由英矽智能自主研發、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分析了來自公共數據庫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樣本表達譜,以及來自Answer ALS項目的由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的運動神經元(diMN)表達譜。 經過分析後,團隊從CNS樣本和diMN樣本中識別了17個高置信度靶點和11個新型治療靶點。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模擬漸凍症最常見遺傳原因的c9ALS果蠅模型中測試這些靶點,證實其中18個靶點(64%)與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18個靶點中包含8個未有相關紀錄的基因,包括KCNB2、KCNS3、ADRA2B、NR3C1、P2RY14、PPP3CB、PTPRC和RARA。研究證明通過抑制這些基因,能夠改善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所有潛在靶點均在已發表的論文和 ALS.AI 網站上列出。詳情可查閱論文:DOI:10.3389/fnagi.2022.914017。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這項合作研究的成果證明,將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

孫東訪數碼港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參觀數碼港,了解其最新發展和未來動向,並到訪位於該處的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   孫東首先到訪數碼港內的智慧生活概念店,與研發智慧生活產品的初創企業家會面,了解他們面對的挑戰與機遇。他又參觀資訊科技大道和數碼港商場的電競專屬比賽場地,聽取有關數碼港工作的介紹。   數碼港園區現時有超過700間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等,形成多元蓬勃的資訊科技生態系統,其中六間初創企業已躋身獨角獸行列。   孫東表示,本屆政府其中一個施政重點是以創新驅動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積極將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同時加快推展智慧城市,促進社會廣泛應用數碼科技,並體會科技為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   他說,政府一直支持本地創科發展,致力培育更多本地青年科技人才和吸引外地人才,提升香港的科研競爭力,未來要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結束行程前,孫東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陪同,到訪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他聽取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最新工作簡報,並參觀實驗室內展示、在部分政策局和部門已成功或正驗證的技術,例如導賞機械人、城市儀表版、沉浸式四維CAVE系統等。 http://dlvr.it/STQj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