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規劃基建展覽明起舉行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發展局與規劃署合辦「繼往創未來」展覽,明日起在中環展城館和毗鄰的愛丁堡廣場舉行,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展期至11月30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開幕儀式上致辭時說,這次展覽能夠讓廣大市民加深認識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背靠祖國、連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新一屆政府會進一步加強統籌,壓縮發展所需時間,開發更多合適土地,滿足香港的發展需要。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將是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引擎。   他指,明日大嶼會創造集工作、生活和娛樂功能於一身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一方面支持香港繼續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另一方面提供土地作新興經濟用途,提供更多元、優質的就業機會。   至於北部都會區,當局會積極推進現有項目,並進一步開拓更多土地,同時善用毗鄰深圳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優勢,加強與內地城市的合作,尤其在創科產業方面,積極推動大灣區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配合國家發展戰略。   規劃署署長鍾文傑也在開幕禮上致辭,指展覽以「繼往創未來」為主題,寓意香港回歸以來經歷種種挑戰,憑着堅毅不撓的精神、同心合力,迎接新機遇,透過規劃和基建發展的努力,為香港創出美好將來。   展覽中的創建香港新未來展區以大型多媒體互動屏幕展示香港的規劃和基建,屬本港首創。介紹的多個亮點項目包括香港北部都會區、中部水域人工島、機場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基建等。   另一個展區專題介紹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初步規劃概念和基建發展建議,透過城市規劃遊戲讓參與者化身為規劃師,構建他們理想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參與者的構思會實時加到模擬人工島並呈現在大螢幕上,收集的意見會加入大數據庫,讓研究團隊參考。   設於愛丁堡廣場的戶外展區則將香港的海、陸、空三方面的基建冷知識融入大型棋盤遊戲,展示香港基建的成就,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以及作為國際門廊的重要角色。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等。  
http://dlvr.it/STQjwy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數碼警政及培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9月6日)—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探索合適的科技解決方案及培育創科人才,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警政服務,並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香港警務處將與科技園公司於未來三年在五個範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擴增實境以及搜救行動等應用科技,共同探討創新方案,而創科公司會為警隊研發度身訂造方案,並可在實際場境中驗證及於虛擬平台STP Platform作數據測試,有助科研產品的試行。雙方希望藉是次合作帶動更多機構應用創新科技及共同培育有潛質的創科公司,同時亦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警隊服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他致辭時感謝警隊與科技園公司的團隊對香港創科發展作出的承擔和努力,並期待有更多政府部門與創科界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事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警務處是首個政府機構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培育創科人才。他希望是次合作有助帶動社會上更多行業善用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科技園公司會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連繫各界持份者攜手帶領創科向前,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及落地應用,建立蓬勃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指出香港警隊作為最大的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政策。在推動創新科技策略方面,警隊除了在內部鼓勵創科文化及培育創科人才之外,亦積極聯繫業界、學術界等不同界別,期望政府能與各界共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創科生態系統,透過共同合作產生協同效應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與各界合作,拓展香港創科生態圈,積極配合政府的創科政策。科技園公司與超過250間私營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業、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等,推動科技應用及人才培育,今年更將合作計劃推展至政府機構,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應用科技,同時為創科公司提供科研產品試行的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the-hong-kong-police-force-and-hkstp-signs-mou-to-drive-digital-policing-and-nurture-it-talent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 找出致命絕症「漸凍症」 的治療新方向有助藥物開發救治病人

(香港,2022年8月4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成功利用其專利人工智能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 ,發現多個針對致命絕症「漸凍症」的潛在治療靶點。研究由英矽智能香港團隊與史上最大型及全面的漸凍症研究項目團隊Answer ALS合作完成,結果已於6月28日出版的《衰老神經科學前沿》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 「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令漸凍症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漸凍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0萬人罹患漸凍症,當中香港約佔500人。患者從確診起計僅有2至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通常會經歷四肢無力、無法走路、難以說話、進食困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獲批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只能延緩部分症狀,卻未能阻止機能喪失,因此漸凍症仍屬無法治癒的絕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海綿寶寶》作者Stephen Hillenburg等名人均於生前罹患漸凍症。 研究團隊透過龐大的數據庫尋找與漸凍症相關的基因,作為新療法的潛在靶點。由英矽智能自主研發、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分析了來自公共數據庫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樣本表達譜,以及來自Answer ALS項目的由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的運動神經元(diMN)表達譜。 經過分析後,團隊從CNS樣本和diMN樣本中識別了17個高置信度靶點和11個新型治療靶點。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模擬漸凍症最常見遺傳原因的c9ALS果蠅模型中測試這些靶點,證實其中18個靶點(64%)與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18個靶點中包含8個未有相關紀錄的基因,包括KCNB2、KCNS3、ADRA2B、NR3C1、P2RY14、PPP3CB、PTPRC和RARA。研究證明通過抑制這些基因,能夠改善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所有潛在靶點均在已發表的論文和 ALS.AI 網站上列出。詳情可查閱論文:DOI:10.3389/fnagi.2022.914017。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這項合作研究的成果證明,將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

孫東訪數碼港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參觀數碼港,了解其最新發展和未來動向,並到訪位於該處的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   孫東首先到訪數碼港內的智慧生活概念店,與研發智慧生活產品的初創企業家會面,了解他們面對的挑戰與機遇。他又參觀資訊科技大道和數碼港商場的電競專屬比賽場地,聽取有關數碼港工作的介紹。   數碼港園區現時有超過700間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等,形成多元蓬勃的資訊科技生態系統,其中六間初創企業已躋身獨角獸行列。   孫東表示,本屆政府其中一個施政重點是以創新驅動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積極將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同時加快推展智慧城市,促進社會廣泛應用數碼科技,並體會科技為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   他說,政府一直支持本地創科發展,致力培育更多本地青年科技人才和吸引外地人才,提升香港的科研競爭力,未來要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結束行程前,孫東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陪同,到訪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他聽取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最新工作簡報,並參觀實驗室內展示、在部分政策局和部門已成功或正驗證的技術,例如導賞機械人、城市儀表版、沉浸式四維CAVE系統等。 http://dlvr.it/STQj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