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連接中外 建綠色金融樞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藉着與內地的緊密聯繫,香港可帶動環球資金流入內地碳市場。特區政府會連同持份者把握十四五規劃、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機遇,推動香港成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27日在第八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綠色經濟與兩岸及港澳產業合作機遇的視像致辭文本:   尊敬的袁武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李毅中會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林伯豐理事長(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崔世昌會長(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參與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與大家一同探討綠色經濟與兩岸及港澳產業合作機遇。   國家經濟經過多年騰飛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市場和消費潛力龐大。十四五規劃表明,國家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朝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模式發展,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需、科技和開放是這個新發展格局的三大支柱,而改革創新則為驅動力。國家在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同時,也大力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十四五規劃為兩岸及港澳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應大會的要求,我今天的發言主要有關綠色經濟,尤其是綠色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合作機遇。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定下了國家的3060雙碳目標,即爭取在2030年碳排放量達峰,並於2060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香港特區方面也將力爭於2050年或之前實現碳中和,並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以配合國家的雙碳目標。在邁向這目標的過程中,整個社會和經濟都會向綠色轉型,公私營部門都需要投放大量資金減碳和轉型,預計可為相關行業如能源供應、綠色科技、綠色建築、減廢回收、電動車、新能源運輸工具及其支援行業,以及綠色金融等帶來宏大的發展、新的就業機會。   為實現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10月發表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下了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推動香港邁向碳中和。   實現低碳轉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約十年已撥款超過470億港元推行各項減碳措施。在未來15至20年,政府將投放約2,400億港元,推行各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包括可再生能源、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廢物管理、斜坡鞏固和排水系統改善工程等。   減碳轉型的過程可為香港帶來新機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優勢尤為突出。事實上,國家一直十分支持香港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並分別在2019年及2020年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的綠色金融中心。   過去幾年,香港特區政府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同心協力,以多管齊下的策略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2019年至今,特區政府成功發行總值接近10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深受投資者歡迎,並為香港和區內的潛在發行人提供了重要的新基準,並豐富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   這些發行也取得了多項突破,例如在2021年2月我們發行總值25億美元的一批政府綠色債券,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債,而其中的30年期債券更是亞洲最長年期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債。我們其後在11月再發行約40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首次包含了歐元債券和人民幣債券,而其中的20年期歐元債券是當時亞洲地區最長發行年期的政府類歐元綠債。上周,我們發行了首批總值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是全球至今發行額最大的綠色零售債券。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零售綠債的推出為市民提供了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項目的機會,並讓他們分享綠色經濟發展的成果,實現金融普惠。此舉同時擴大了綠色和可持續產品的種類,並進一步蓬勃本地零售債券市場,實屬一舉多得。   除了發行政府債券,我們也希望為全球各地的政府和企業提供一個綠色的籌融資平台,並鼓勵更多金融及專業服務提供者和外部評審機構在香港這個區內樞紐建立據點。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5月推出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及外部評審服務支出。這計劃廣受業界歡迎,推出一年以來已批出近100宗申請,資助額合計約一億港元,涵蓋了各類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我們在今年3月把申請外部評審費用資助的最低貸款額門檻由二億港元降至一億港元,讓更多企業受惠。   近年環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其中一個痛點是缺乏統一標準。為進一步統籌和提升金融界別的合作,我們的金融監管機構在2020年聯合組成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去年11月,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發表了共通綠色分類目錄報告,詳細比較國家和歐盟的分類法,並點出兩者的共通之處,有助定義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重大貢獻的活動,減低「漂綠」風險。就此,督導小組正探討以共通綠色分類目錄為基礎,建立供香港市場採用的綠色分類框架,以便利上述共通綠色分類目錄、內地及歐盟綠色分類法之間的對接。   隨着內地和其他主要海外市場致力轉型至綠色、低碳和氣候適應型經濟,國際碳市場可望迎來顯著增長。督導小組也成立了碳市場專責團隊,並於今年3月底公布了對香港碳市場機遇的初步可行性評估,認為香港為全球碳市場作出貢獻的關鍵在於我們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使香港得以促進環球資金流入內地碳市場。小組將研究最合適的市場及監管模式,並會在諮詢市場專家及相關部門後制訂詳細路線圖、實施計劃及指示性時間表。   此外,香港交易所於2020年8月與廣州期貨交易所簽署了備忘錄,以促進彼此間的戰略合作,共同支持及推動可持續發展,助力大灣區整體建設,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展望未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連接中外的橋樑,具備條件和優勢發展成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成為海外及內地政府和綠色企業/項目首選的投融資平台,通過發行債券、基金、首次公開招股等多元渠道籌集資金,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的綠色項目,同時也有助推動內地的投資向綠色經濟轉型,事實上,2021年在港安排及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金額再創新高,達570億美元,按年增加四倍;當中國際債券總額達313億美元,佔亞洲區市場的三分之一,以安排發行量計算位居首位。   我們會繼續連同金融界及相關持份者全力發展和推動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龐大綠色金融機遇。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各位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
http://dlvr.it/SRCLB3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 找出致命絕症「漸凍症」 的治療新方向有助藥物開發救治病人

(香港,2022年8月4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驅動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成功利用其專利人工智能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 ,發現多個針對致命絕症「漸凍症」的潛在治療靶點。研究由英矽智能香港團隊與史上最大型及全面的漸凍症研究項目團隊Answer ALS合作完成,結果已於6月28日出版的《衰老神經科學前沿》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 「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熱潮令漸凍症近年廣受社會關注。漸凍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盧伽雷氏症」。據統計,全球有超過70萬人罹患漸凍症,當中香港約佔500人。患者從確診起計僅有2至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通常會經歷四肢無力、無法走路、難以說話、進食困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已獲批的漸凍症治療藥物只能延緩部分症狀,卻未能阻止機能喪失,因此漸凍症仍屬無法治癒的絕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海綿寶寶》作者Stephen Hillenburg等名人均於生前罹患漸凍症。 研究團隊透過龐大的數據庫尋找與漸凍症相關的基因,作為新療法的潛在靶點。由英矽智能自主研發、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靶點發現平台PandaOmics™,分析了來自公共數據庫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樣本表達譜,以及來自Answer ALS項目的由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的運動神經元(diMN)表達譜。 經過分析後,團隊從CNS樣本和diMN樣本中識別了17個高置信度靶點和11個新型治療靶點。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模擬漸凍症最常見遺傳原因的c9ALS果蠅模型中測試這些靶點,證實其中18個靶點(64%)與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這18個靶點中包含8個未有相關紀錄的基因,包括KCNB2、KCNS3、ADRA2B、NR3C1、P2RY14、PPP3CB、PTPRC和RARA。研究證明通過抑制這些基因,能夠改善漸凍症的神經退化症狀。所有潛在靶點均在已發表的論文和 ALS.AI 網站上列出。詳情可查閱論文:DOI:10.3389/fnagi.2022.914017。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這項合作研究的成果證明,將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數碼警政及培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9月6日)—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探索合適的科技解決方案及培育創科人才,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警政服務,並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香港警務處將與科技園公司於未來三年在五個範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擴增實境以及搜救行動等應用科技,共同探討創新方案,而創科公司會為警隊研發度身訂造方案,並可在實際場境中驗證及於虛擬平台STP Platform作數據測試,有助科研產品的試行。雙方希望藉是次合作帶動更多機構應用創新科技及共同培育有潛質的創科公司,同時亦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警隊服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他致辭時感謝警隊與科技園公司的團隊對香港創科發展作出的承擔和努力,並期待有更多政府部門與創科界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事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警務處是首個政府機構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培育創科人才。他希望是次合作有助帶動社會上更多行業善用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科技園公司會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連繫各界持份者攜手帶領創科向前,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及落地應用,建立蓬勃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指出香港警隊作為最大的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政策。在推動創新科技策略方面,警隊除了在內部鼓勵創科文化及培育創科人才之外,亦積極聯繫業界、學術界等不同界別,期望政府能與各界共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創科生態系統,透過共同合作產生協同效應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與各界合作,拓展香港創科生態圈,積極配合政府的創科政策。科技園公司與超過250間私營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業、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等,推動科技應用及人才培育,今年更將合作計劃推展至政府機構,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應用科技,同時為創科公司提供科研產品試行的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the-hong-kong-police-force-and-hkstp-signs-mou-to-drive-digital-policing-and-nurture-it-talent

香港科技園公司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香港科學園

(香港,2022年6月30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科技園)十分榮幸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活動期間,親臨香港科學園,並對香港創新科技(創科)的成果予以肯定,這對整個創科生態圈起了重大的鼓舞作用。習主席亦與園內年青創科人及創業家對話,給予深切關懷及支持,同時鼓勵香港科技園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的關鍵角色,積極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我們表達衷心感謝。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我們對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科學園,並高度重視香港創科進程,感到十分光榮!在習主席親切關懷及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定當全面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結合科技與工業的策略,支援創新製造,推動再工業化,發展多元經濟,為年青人帶來無窮機遇,貢獻香港繁榮進步。與此同時,我們定必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的機遇,配合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及雙城三圈的發展,加快港深兩地融合。今年是香港特區政府回歸25周年,意義重大,我們會繼續壯大創科生態圈及創科人才庫,構建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大家一同見證香港及香港創科的新里程,帶動創科向前邁進。」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我們衷心感謝及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科學園!香港創科發展正在持續向前,勢頭良好。『園區創科公司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就』,憑藉本地科研實力、香港優勢及優秀人才,以及香港科技園20年積累的基礎和經驗,我們希望香港的創科,衝出香港,與世界接軌。香港科技園堅持創科發展不會停步。未來,我們將會以最大決心,協助創科企業加快科研落地、聯絡投資者籌集資金、拓展市場尋找商機。科學園亦將繼續擴建,並與『官產學研』進一步攜手合作,培育及吸納本地及國際人才,驅動更多創科成就,為締造一個富有活力及蓬勃發展的創科生態圈,奮力前進。」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ong-kong-science-and-technology-parks-corporation-hkstp-is-deeply-honoured-to-have-the-privilege-of-president-xi-jinping-s-visit-to-the-science-park